7月12日至16日,我院“八桂织锦·民族融合实践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村、相思小镇等多个广西特色文化区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和记录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馆内的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队员们对广西多样化的民族风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参观织锦展览,了解了壮锦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图案与色彩的特点,深切感受到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队员们还亲身体验了铜鼓文化,进一步认识到铜鼓不仅是古代南方民族特有的器物,也是重要的文化传统和交流载体。
实践队员切身体验铜鼓
广西民族村是广西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展示中心之一,这里展示了广西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队员们参观了12栋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包括客家围屋、壮族干栏民居以及侗族风雨桥等。在当地师傅的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扎染技艺的制作过程,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践队员扎染方巾展示
相思小镇是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旅游景点,队员们在这里体验了竹编技艺,并参观了非遗蓝印花布。在专业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动手编织简单的竹制品,学习了竹编技法,同时也了解到蓝印花布的独特之处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实践队员在非遗传承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竹编制作
在扬美古镇,队员们探访了清代一条街、魁星楼、黄石庄园、孔庙、龙潭等地,采访了当地居民,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清代一条街上,队员们还采访了一位出售非物质文化遗产豆豉的阿婆,了解豆豉的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
团队成员在采访关于非遗美食的制作过程
在广西民族文物苑,队员们不仅参观了侗族的风雨桥,还深入了解了瑶族土楼的文化内涵,以及瑶族人民如何通过土楼等形式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实践队员在参观风雨桥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每位团队成员对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和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努力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团结的使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初审:韦晓萍 复审:孙寿媚 终审:蔡其明)